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罗氏好家风之一:宁乡罗氏 忠义家风世代传
作者:罗建宇 更新时间:2016-03-30 22:15:19
罗氏好家风之一:罗宦冲罗氏— 忠义家风世代传
作者:罗建宇
刊载: 今日宁乡 | 2016-03-25 10:10:56
- 宁乡网 http://www.jinriningxiang.com/content-100-162193-1.html
罗宦冲——宁乡罗氏的祖居地,位于宁乡县城三环路与金洲大道、宁乡大道之间,是国家级宁乡经开区发展的起步之地,也是正在兴建的宁乡新城区。解放初曾设立罗宦乡,后划设桃林桥乡,所在地现设城郊街道罗宦社区。
宁乡罗姓的肇基人、第一代先祖罗应隆为晚唐名将、长沙王罗绍威之子,因“郁于五代沧桑频变,乃弃藩封,隐居湖南宁乡东邑之长冲”。后因子孙仕宦济济,累代贵显,后世把长冲改称为“罗宦冲”,宁乡罗氏又称为“罗宦冲罗氏”。3月21日,“宁乡族文化”采访组一行采访了宁乡罗宦冲罗氏子孙罗茂生、罗春晖和罗剑宇先生。
家族渊源: 名门之后 世居宁乡
罗茂生,年近八旬,宁乡罗氏山坑房子孙,原宁乡师范校长,宁乡一中原校长,上世纪60年代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生,桃李满天下,书香门第,儿孙满堂。儿子在云南省政府某部门任正县级领导,坚持不远千里定期回宁乡看望父亲。罗茂生精神矍铄,和我们娓娓道来宁乡罗氏的家世渊源。
罗仲孺夫妇墓地。
罗应隆的玄孙罗仲孺,字幼卿,(1158—1234),为南宋绍熙元年进士,初入翰林,后擢升户部员外郎兼太子右谕德。因仲孺公“辅导东宫,文章道德有声”而和岳父易袱一同崇祀宁乡乡贤祠,彪炳史册。罗仲孺娶状元易祓次女为妻,其子罗颖,曾任文林郎、溆浦主薄、武陵县丞等,廉明敬信,父子名列庙廊。罗颖生四子:光辉、光耀、光桂、光材,后子孙派衍为辉、耀、 桂、材四大房。之后随时代变迁,子孙分别迁徙到宁乡北山、东鹜山、金山、聚山、凫山、北山、全佳山、山坑、竹田、黄材、甘和坪、沩源、青塘等地,散居湘乡、长沙、望城、湘潭、益阳、安化以及全国等地。南宋理学大儒张南轩后裔、时任广东按察使张铣在光绪十三年在《宁乡罗氏八修族谱》序言中说:“散居湖湘间,派衍枝繁,户口巨万,昭穆世次,历历如数庭树。”
宁乡罗氏宗祠原建于宁乡县城内西街,清乾隆31年(1766)徙建于西门外街,同治3年(1864)迁建于龙潭湾。在宁乡县夏铎铺镇灵鹫峰下至今保存仲孺公和易氏夫妇合葬墓,几百年来历代皆有修缮,现为长沙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祭祀瞻仰者络绎不绝。县文物部门和镇政府正在以古墓和灵鹫峰为核心规划一个进士文化公园。
罗剑宇,土生土长的宁乡罗氏子孙,工作之余研究传统家谱文化,他告诉我们,族谱本是珍贵的民间档案和文化史料,和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自古修续族谱是宁乡罗氏最为隆重的大事。《宁乡罗氏族谱》圆谱于1918年,至今近100年,但从上世纪80年代始就有家族热心人倡议和主持续修族谱,现在各房支谱都基本修好。大多历时几年,组织几十人编修,动员几千人参与,联络全县乃至全国各地宗亲,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通过续修族谱传承了传统优秀文明,促进了社会和地方和谐,受到了全国各地罗氏宗亲会组织的关注,也得到了政府文化、文物和档案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罗剑宇总结了修谱的三个意义:一是寻根问祖。可追朔家族渊源,探求生命根本,培育感恩之心;也可察家族之变迁,感国家之兴衰。二是传承文明。姓氏和家谱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文化之瑰宝,今逢盛世,研修族谱可敦宗睦族,形成心灵寄托,传承传统文化。三是激励人生。感念先人开基创业,筚路蓝缕之不易,激励后人秉承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之传统,发奋图强,弘扬家风,为国家出力、于社会有所贡献。
望族家风 忠义质直 代代传承
罗春晖,64岁,宁乡罗氏山坑房子孙,湖南省委原正厅级督导专员,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张家界市教育局长、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正校级督导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督导专员。他经历了县市省三级教育部门领导职务,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对人和蔼可敬,谦谦学者之风。
他说罗宦冲罗氏世居宁乡以来,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家规、家训和家戒。特别是宋代文豪苏东坡曾对罗氏家风备加赞颂,赞云:“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宁乡罗氏人引以为荣,争相刊载。苏东坡的赞颂,极好地推进了宁乡罗氏家风的养成和传承。宁乡罗氏的家训成为了罗氏子孙做人做事、为人处事的准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宁乡罗氏子孙。
罗氏家训有十二条:
敬祖宗、孝父母、睦兄弟、和夫妇、笃宗族、慎交友、
崇勤俭、教子弟、肃闺阃、慎丧葬、和乡邻、慎言语。
罗氏家戒有八戒:
懒惰、奢侈、刻薄、赌博、争讼、嫖淫、非为、争斗。
家规为12字箴言:
耕、读、勤、俭、贤、良、方、正、孝、廉、忠、节。
还有宁乡罗氏的祖训“十要好、十要穷、八要听、十七莫”都既要求严格,又朗朗上口。如“十要穷”里说到:一要穷,朝朝睡到日头红,懒惰穷;二要穷,春夏秋冬不务农,失时穷;三要穷,赌钱吃酒恋花丛,风流穷等。“十七莫”里讲到:怕人听见的话莫说;怕人看见的事莫为;怕人识破的事莫瞒等等。
《罗氏族谱》记载的家训。
宁乡罗氏族人无论身处庙堂之上,还是身处江湖之远,都能为人忠义,老实扎实,默默奉献,幸福生活。这一现象,应是得益于有一个优良的族传家风。清朝著名学者、嘉庆进士、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为罗氏外甥,曾撰文盛赞罗家“必历以勗(勉励)俭勤,规以义方,词色俱厉,不少宽假。”清朝道光进士、时任宁乡知县沈道宽在《宁乡罗氏族谱》序言中写到:自宋代以来,宁乡罗氏子孙“咸以耕桑诵读为业,忠厚质直,远迩称长者之门”。
罗春晖经过长期研究,他认为罗氏传统的家训家风应该与时俱进,用当代新时期的要求来讲的话,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条:一是爱国爱家,孝老爱亲和睦相邻;二是诚实诚信,为人处世不事张狂;三是勤奋勤俭,艰苦奋斗发家兴业;四是敬业敬岗,干啥爱啥忠于职守;五是乐善乐观,积极进取豁达大度。如此等等。
恪守家训 贤才辈出 长者之门
正是这样一些优良的祖传家风,培育了一代代宁乡罗氏优秀子孙。如南宋进士、谕德罗仲孺,进士罗鉴观、著名学者罗鉴龟、晚清漕河总督罗治霖,晚清名吏、“四县知县”罗啸泉,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罗焌、著名翻译家罗书肆教授。当代有大学校长、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科技厅厅长、县委书记等政界人物;还培育了著名企业家、圣得西公司董事长罗文亮,全国人大代表、忘不了公司董事长罗美元等。
“晚清总督府”——罗治霖故宅(宁乡四中)
罗春晖向我们介绍,宁乡罗氏有个最为特殊的现象自明清以来,宁乡罗氏族人在可考的经传中名列的或功勋卓著,或成果丰硕,或富可敌国,或才高八斗,或位高权重的知名人物不是很多。不过忤逆不孝、坑蒙拐骗、男盗女娼、危害乡里玷辱家门的乱臣贼子基本没有,但热心公益、服务奉献社会的贤达人物很多。在清朝康乾时代,家住湘乡宁乡交界的罗四焉因医行桑梓,德艺双修,救死催生,善施地方万千乡邻,而被罗氏子孙和当地百姓尊为四焉太公,于诞生之地修专祠一年四季祭祀。偕乐桥的罗普联也是热心公益,医术高超,救人无数被当地人敬称“普联太公”,被尊为菩萨活佛,每到重阳,席开百桌,千人祭祀,200多年来祭祀日隆,成为偕乐桥当地一个著名民俗。
湘乡和宁乡百姓筹资百万修建的罗四焉公祠,每年春秋两祭。
在这些子孙中,在宁乡最有名的要属罗美元、罗文亮姐弟。罗文亮,我县夏铎铺人,宁乡罗氏北山房子孙,艰苦创业、与时俱进,1989年创办的“圣得西”公司从8台家用缝纫机发展成为了占地300多亩的圣得西时尚工业产业园。圣得西也成为了中国著名服饰企业,是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湖南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罗文亮创办圣得西知行学院,宣传“共生共长、润物润心”和“以人为本、利他精进”的发展理念,培育了著名的圣得西精神和文化,在做大产业的同时,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在服务和奉献。
罗美元,1956年2月出生,湖南省服装行业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从一个做服装的小学徒到“忘不了”董事长,创业20多年来,由零起步,现如今,她创办的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拥有一座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科技发展工业园”,2000多名员工,多条从日本、德国、意大利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年产各种高、中档商(公)务职业装、休闲装200万件(套),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忘不了服饰先后荣获“湖南省名牌”、“湖南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忘不了品牌已叫响全国,营销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湘派服饰的领军品牌,罗美元也成为服饰湘军的领军人物之一。
2014年,罗美元创办了属于忘不了的公益基金—“元基金。由罗美元亲自带领她的第一代创业团队,聚焦公益事业。忘不了每销售一件商品,就将提取1元钱注入“元基金”。目前,元基金主要致力于资助贫困学生,关爱孤寡老人,赞助中国航天事业。历年来帮扶困难职工和救济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灾民等1000万元。罗美元被誉为“最有爱心的企业家”,荣获了2015年“感动湖南人物”.
罗美元30年如一日慰问夏铎铺镇敬老院老人。
坝塘镇沿江人罗淑明,宁乡罗氏东鹜山房子孙,长沙市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她把“尽职尽责地为人民办实事”作为她最大的乐趣。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积极为民办实事,担任人大代表期间,走访群众500多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条,化解民间纠纷100余起,资助农村困难家庭61户,特困学生53人,其中12名学生考上大学,8名学生成为国家公务员,其感人事迹被中央省市媒体争相报道,被评为“感动宁乡十大人物”和“宁乡道德模范”。在坝塘镇和周边地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村民群众,都亲切地叫罗淑明为“娘老子”,2014年72岁因病去世之时,一些群众泪流满面,痛惜早逝。
宁乡“娘老子”---罗淑明。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罗剑宇说,现在中央反复要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弘扬耕读为本,忠厚传家,开拓进取,先忧后乐的罗氏优秀的家风,一方面使罗氏家族受到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激发敬宗爱国的满腔热情,努力搞好工作,建设好家庭,培养好子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探寻和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穿越各个领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从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为家族树光辉典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