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好家风】之九:重庆松溉罗氏 弘扬祖德,遵循孝义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5-23 20:38:19

“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这是对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最贴切的形容。古镇名字取巧 “溉”在这里念作“ji”(四声)溉水穿境而过,背倚松山,松溉古镇的名字由此而来。松溉古镇较好的保留着全长5000多米的重庆最长古街道,全镇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有雄伟的碉楼,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象征着权利的古县衙以及以罗家祠堂、东岳庙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庙宇。这里曾是商贾云集、市井荟萃的繁盛之地,如今当年的车水马龙已然落幕,留下的是袅袅升起的几处炊烟;这里也曾是青砖黛瓦,枕水而建的安居之所,如今遗世而独立的人居环境依然得以保留;这里曾是和苏东坡齐名的宋代著名经学家陈少南的诞生之地,如今威严的罗氏祠堂依旧延续着松溉的人文风骨……
位于松溉古镇松子山的罗家祠堂是目前古镇里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祠堂,也享有“西南祠堂明珠”的美誉。罗家祠堂门上铮亮的铜钉,涂上朱红色油漆的大门,都代表了罗氏家族在当时的荣耀和地位。推开大门,呈现眼前的则是一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的四合院,由天井、回廊、厢房以及戏台组成。
据了解,松溉作为30多万罗氏赤子的始祖发祥之地,自古以来,就有罗府宗祠(也称罗家祠堂),该祠堂被罗氏子孙视为神圣之地,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各地的罗氏子孙赶来祭祀、扫墓,万人空巷。松溉罗府宗祠清明会每年都会在罗家祠堂隆重举行。这一天,罗氏子孙代表从云、贵、川、渝三省一市聚集在松溉古镇罗家祠堂,参加传统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上,2000多名罗氏子孙整齐地面向祖宗碑鞠躬敬礼,追思先辈,感恩祖先。家族宴上,他们以流水席的形式名尝了独具特色的九大碗。之后,祭祖队伍在舞龙队和腰鼓队的助威下,举着特定祭祀寓意的各式旗幡和代表各房各支标牌的祭祖队伍,敲锣打鼓,从古镇出发,前往数公里外的打鱼湾村金龟洞祭拜落业松溉的罗氏始祖。让上万游人和罗氏子孙感受到浓郁的永川清明文化。
“松溉古镇在旧时因其便捷的水上交通,经济十分繁荣,大户人家修建祠堂屡见不鲜,所以松溉的祠堂文化十分浓厚。罗家祠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此地威望极高。”罗家宗祠副祠长罗江友告诉记者。 连接故土,遵守孝义,维系乡情。“宗祠本来就是缅怀祖上遗风,传承文化的地方,如今我们每年的宗祠大会将举办一系列孝亲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祖德。”如今的祠堂正在传统和现代的道德信仰上寻找契合点,也是乡贤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