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中华罗氏之二十:罗明—五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革命家
作者:剑宇 整理 更新时间:2021-06-18 9:40:34
罗明(1901—1987)字亦平,又名罗善培,广东大埔县平原乡岩霞村人。罗明同志曾五次担任福建省委书记职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福建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正确路线的坚定践行者、建国后广东民族工作实践的主要开拓者,为党和人民立下不朽的功绩。
因家庭贫苦,罗明7岁时父母将其卖至枫朗镇坎下村。次年,养父去世,全靠养母抚养。10岁跟养母下田劳动。小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在枫朗街一家京果店当徒工,工余勤奋自学不辍。店主有两个儿子,平日与他友好交往,见他有志读书,遂出面劝服其养母,让其与他们同去报考有名的金山中学。但终因家贫,只读半年又告辍学。后听说福建厦门集美师范可免费入学,膳费也由学校负担,遂前往考进集美师范。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1928年去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后任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长、福建省委代理书记,因拥护和贯彻毛泽东关于开展游击战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方针。1933年被作为“罗明路线”的代表遭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批判。后调到瑞金中央党校工作。
建国后,历任南方大学副校长,广东民族学院(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院长,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
夫人谢小梅(1913-2006)福建龙岩人,出身于革命家庭,15岁参加革命,母亲及3个哥哥都在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其中,两个哥哥为革命献出生命。她毕生跟随丈夫罗明,献身于党的革命事业。在残酷的形势下,离开红军队伍,必然会九死一生。他们没有向战友们告别,秘密地离开长征队伍,开始了更艰难、崎岖、坎坷的两个人的“长征”。他们,是长征中的一对“苏维埃夫妇”。谢小梅跟随丈夫罗明随大部队一起参加了长征,是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之一。
2010年10月11日,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的罗明故居挂牌仪式,罗明的长子罗曾宏等家属、该县、镇干群及当地师生共100多人参加。罗明故居——兰瑞传芳,约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07年),为上下堂布局,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是该县重点保护的特色民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