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罗氏文艺

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罗氏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罗氏文艺

罗建宇:大周的新生活 ——我的扶贫故事

作者:罗建宇 更新时间:2021-06-18 16:36:53

大周的新生活

                 ——我的扶贫故事

 

罗建宇

农历十月初十,我联系的扶贫户大周结婚了,我专程来到他老家吃喜酒。大周墩实的个子,穿着新西装,脸上还是那种憨憨的笑容,不过今天更多了一丝“满足”的喜悦。新娘小刘淡妆配红装,显得更漂亮,笑得也很灿烂。两人热情招呼着客人,向大家不停地张烟、敬酒、发喜糖,整个农家小院里洋溢着喜庆。十月初十,十全十美,特地选个这么吉利的日子,看得出大周夫妻在用心筹备婚礼。大周真找到幸福了,大周结婚啦!想到这些,我当时就高兴起来,和同行的同事聊起了他和他家的故事。

美丽的山村

大周的家乡叫停钟,是宁乡一个偏远但很秀美的山村。石牛山下,乌江旁,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村名很独特,相传“当年山上有座巨钟,大水把钟冲下来,就停在了这个地方,所以叫停钟。”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因为培育了多名宁乡县级重要领导而名盛一时。近年网红农家哈佛博士——何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村庄的房屋,村北的乌江河,散落各处的水塘,那一片片的的稻田,夹杂在稻田中间的田埂,还有在田埂上吃草的羊牛鸡鸭。”还有那些打鱼、捕蛇、种田、挖黄鳝、赶鸭子、讲故事的乡亲们。他在散文集《走出自己的天空》里记叙了儿提时代的清苦和欢乐,更多的还是家乡的美丽和淳朴。清末这里还出了个著名人物——廖树蘅,曾任晚清湖南矿务总局总办,是近代中国矿业的先驱,他也是位著名的诗人,有许多乡土诗词传世。有一次,廖先生外地回乡,经过停钟桥,见溪山明婳,欣然而作诗:


紫草空陂画夕阳,平田千顷稻苗苍。

飞来白鹭明秋雪,闲煞乌犍卧绿杨。

此景合登风土记,与云分占水云乡。

晚风村落蓝舆落,幔卷藤花扑漱香!


7caa11d6da394904a13b790ab80b34aa.jpeg

特殊的家庭

 

而40多年前的停钟,交通闭塞,贫穷落后,一些男人一辈子都打着光棍。穷则思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有热心人从石门县山区介绍了一批有残疾的女孩嫁到了停钟。大周的爸爸找了一个姓张的女孩,后来发现又聋又哑,还有智障。幸亏生下大周,长大后懂事、勤劳。周爸种田喂猪,苦心持家,后来还建起了一栋小平房。可还没过几年舒心日子,更没等到收媳妇抱孙子,就在5年多前,周爸突发疾病去世了。大周今年35岁了,还是孑身一人。

我第一次到停钟精准扶贫是三年前,带路的村干部自豪地介绍着村上的建设和变化,对本村的扶贫户也如数家珍。还特地告诉我,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真是好,低保、残保和老年补助等等,周家都应享尽享了。在来到周家屋前坪后,指着一个矮个子又脏兮兮的婆婆告诉我,她是周妈妈,儿子大周在长沙打工,很少回来。周妈看到我,傻傻地笑,然后转眼就不见了。周家房子垃圾遍地,我踮着脚进去看了看,房子不大,但厨房、卧室、卫生间也都具备,只是家徒四壁,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大周的房门一看就是被砸烂的,窗户玻璃也被打碎了。村上的干部苦笑着说,这都是周妈妈做的好事。我问,周妈吃饭怎么办?他指了指周家不远的一个楼房,搭帮一个好邻居呢!

              

最美好邻居

 

周妈妈在邻居家寄餐,所以我每次去周家走访,我都要先去邻居家看看。邻居叫曾昭旺,70多岁,瘦小个子,黝黑的脸庞,村民组长已经当了20多年,是个勤劳正直人。我每到他家,他基本上是在田土里劳动。第一次到曾家的时候,我听到他的名字,就笑着问他,“昭宪庆繁祥,您是曾子后人?”他很钦佩地看了我,干部您连我们曾家的字辈都知道呀!我确实是曾参曾圣人的第71代孙呢!老曾的婆婆子也姓周,高高大大,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一看就是善良热心人。儿子儿媳在宁乡创业发展,已经早就有车有房了。平时节假日里,会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回老家看看。有次我问她,您儿孙满堂,衣食无忧,周妈这样的情况,每天三餐在你家吃饭,还要照料看护,也没有另外的工资,您也愿意?曾娭笑着说,我和老倌子看着周婆婆也作孽,大周还要外出赚钱,还冒讨堂客,我们也是邻为邻安呢!“和睦互助,邻里守望”,老曾用自己的朴实言行实践着曾家先祖留传千载的儒家思想。

              

和大周的交往

 

定期的走访,去了周家很多次了,但是都没有看到过大周。我想到大周是周家的顶梁柱,也是老周家的希望,应该要多了解他的情况,便打了他电话。聊了短短几句话,只告诉我他在长沙做模具,便挂了。脚步为亲,电话连心,后来他慢慢地告诉我他的一些生活经历:大周初中毕业后,就和同学来到了广东东莞打工,因为文化低,年纪又小,他只能四处打零工,拿些微薄的薪水,过着飘零的生活。后来有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和爱上了五金模具,此后便沉入其中,拜师学技,不断地钻研,终于掌握了熟练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早些年回到了家乡,在长沙一家五金模具公司工作,靠着他为人的踏实和过硬的技术,现在每年也有一份不错和稳定的收入了。

交流多了,大家便熟了,我自然关心起他的婚姻和以后的生活。邻居老曾夫妇也在担心他的婚姻大事,和我都念叨了几次,说大周也不小了,要是早点结婚、生个崽、安好家就好了。有次中秋国庆假期去他家,我以为大周又没有回。曾娭告诉我,大周回来了,在同学家住一晚又回了长沙,因为自家他的房门经常被周妈打坏,不敢住在家里。我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和同情。后来大周也和我聊起了他特殊的妈妈,特殊的家庭让他甚至不敢找女朋友。我也感觉到了大周的顾虑,甚至有些自卑。那段时间的电话交流,我多了些鼓励,对他说,你是家里的希望,你应该面对现实,做好自己,总会有喜欢你的女人。只有早点结婚成家立业,才能告慰死去的父亲,也才对得起关心帮助你的好邻居。

后来的后来,有一次他告诉我,找了一个女朋友,关系还不错。我告诉老曾,他老两口都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太好了!”2019年的老历年底,我到了他家。大周回来过年了,一个模样俊俏的女人在家里打扫卫生,我问他这是你堂客吧?他嘿嘿一笑,还不晓得呢?!我使劲地拍了下他的肩膀,都到你家来过年了,还不晓得?好好珍惜吧!我晚上发了个微信朋友圈:“今天最高兴的事,也是我的扶贫联系户大周2019年最大的成绩和喜事——他今天带回来了一个能干、漂亮的老婆。衷心地祝福他们!”迅速就有朋友评论留言,有的说,脱贫加脱单,脱单才是最好的脱贫!有的说,这是你们精准扶贫最大的成果,新年要能喜添宝宝就功德圆满了!看来朋友们也为我的扶贫经历所感染、所期盼。我一边看一边笑,居然收到了218个点赞,还有52个妙评。

              

2021年,也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将彻底消除。“均贫富、等贵贱”、“天下大同、生活小康”,这些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梦想,在我们这代人得到了实现。这是一个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敢于承诺和兑现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类文明壮举。我们能够参与其中,能够见证历史,能尽一份情,出一份力,这又是何等的幸运啊!我也在想,大周何尝不是中国精准扶贫事业的一个缩影,大周家何尝不是新中国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新目标的时候,大周也恰巧开始了他的幸福美好新生活!脱贫、脱单不是终点,而是大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大周的婚礼现场,我看到了大周的幸福和喜悦,看到老周家的希望和未来,也看到了停钟村的沧桑和变化,更看到了我们国家的美好明天。衷心祝福他,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本文曾刊发于《宁乡文艺》2021年第四期

 

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电话:0731-87819123QQ群:222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