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罗够军 罗家人三部曲之怀念姐姐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5-07 11:48:29
怀 念 姐 姐
作者:罗够军
明年六月廿二日是姐姐罗桂云八十岁生日。姐若还健在,或再活一两年,我们也不会这么心欠。可痛心的是,她早在二零零九年五月三日,就因风湿性心脏病逝世,离开我们整整十三年了。我们怀念姐姐是因为她心挂湘鄂两个家,往返奔波,劳心劳力,导致心脏过早衰竭,油尽灯枯。
姐姐以一个普通女人,有限的精力,柔弱的身躯,承担了太多太多!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心系湘鄂两个家。六零年湖南自然灾害严重,食不裹腹,一群湘妹子就在熟人牵线下,下嫁湖北,姐就在武昌附近一个叫唐(塘)家边的湾子里,一户徐姓人家扎下了根。姐夫徐(跃)佑耀老实本分,靠撑持做事,公婆的丈夫也去世得早,婆拉扯一男三女长大也算是苦命人。眼见漂亮聪明能干的媳妇上门,打心底里喜欢,觉得自己年迈,儿子又不大管事,家里大务小事都交给姐操持,从不过分干涉,婆媳相处融洽。
姐到湖北的第二年,父亲英年早逝,母亲守寡,六个弟年幼像一窝虫。姐闻信心如刀绞,婆媳抱成一团,姐心早飞湖南,婆速打理行装,叮嘱儿好好陪护姐奔丧!夫妻赴湘见母,母见婿高大英俊,悲喜交加,相拥而泣!姐掏余钱三十元予母,三天后洒泪辞母别亲人!从此联系,靠我书信往来。
六十年代,农村均为集体生产方式,唐家边也一样,一般说来,农活手上功夫,妇女包干,力气活等男子担当。当地人有点欺生,可姐在收割、碾谷、扬场、插秧等方面,都没处过下风,更让妯娌、婶娘们惊讶的是,姐挑大捆庄稼送禾坪跟男人一样健步如飞。从此以后,她们再不敢小觑姐,有的甚至敬畏三分。加之姐豪爽肯助人,不久就扎根群体,当年底就当选为生产队妇女队长。此时,姐生女儿,出奇地快,胎儿不足三斤,取名两娣(递),乳名“两伢(丫)"。
姐是女强人,凡事都不愿落后。乌龙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肥沃疏松,但生产力落后,仍为原始状态,一切靠人力。责任制后,全家六十亩田土,四季可播收农作物,她带领家人春播秋收,冬播夏收,一茬接一茬把土地经营得井井有条。光阴似箭,十几年里,姐为徐家生抚两女三男,从未正儿八经地坐过月子。由于农事繁忙,照看不周,小女徐荣(莹)溺水夭折,痛失女儿的伤感,姐渐失当年的蓬勃青春!
繁重的农活要顾及,一波接一波的家事要累心。三位姑女儿的陆续出嫁,姐从张罗请媒人,插人家到置办嫁妆,环环事情亲力亲为。现姑娘和女儿男家人丁兴旺,生活美满,足见姐当时的决策与眼光正确。到后刚操办完女儿的婚事没几年,又面临陆续替爱国、景斌、景海张罗媳妇。在此期间,姐处心积虑,积蓄资金,扩建房舍,里里外外忙上忙下,用日理万机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婆婆说姐通宵睡不着是经常的事。人虽未过半百,却已是白发苍苍。我曾反复劝过,姐总是报以一丝坦然的苦笑!
日久见人心。婆婆见姐日渐憔悴,心疼不已,无论从体力还是从心力上,都尽力扶助支持她。大家庭里,夫妻之间,姑嫂之间小矛盾也时有发生,婆总是说服徐家人,讲姐路遥山远嫁到徐家是徐家的大恩人,不谦让不尊重她就是对我的不敬。老人发话谁敢不听,姐也深受感动。姐原先的湘中恋人也劝过姐莫回去了,湖北做牛用,太累了。湖南现不比以前了,包你有享不尽的福。但被姐婉拒了,如果应了他,那就是忘恩负义,太对不起婆婆了。九十年代末,婆婆去世,临终前,婆媳两双茧手紧紧地长久地握在一起。这分明是婆对媳的最后一份感激,也是姐对婆的最终一份尊敬!
姐对公婆的这份由衷的尊重,是如此的厚重,那是我父亲离世十天后姐才接我的信,万般绞痛之余,向婆倾诉,婆深表同情,同时表态,倾其家中所有去扶助你妈。婆的深明大义使姐顿时觉得她比亲娘还亲!
父逝后的十几年间,姐在协助娘方面,每年按时将家中不多的收入积蓄,转换成钱与全国粮票,按季度分三四次亲送娘手。每次下火车后,不是从白若铺,三塘湾,就是从莲花桥,不是走一天多,就是走一夜多才到家,不管炎天热暑,还是天寒地冻,从未间断。有一次最后几里路,甚至是磕磕碰碰爬回来的,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不仅如此,姐还在自己有一窝小孩的情况下,轮流将弟接到家中抚养。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姐家时,是她看到小弟义良瘦得屁股皮打折了,把我接去可省下我的那份集体口粮留给小弟,才救了弟一小命。
写到这里,我长嘘一口气,长叹一声,长女当父的少。姐的养育之恩,亲家母的开明大义,我们永远铭记!
姐和母亲相依为命十八年,传承了母亲的品格。姐把女婿和三个媳妇当自己亲生,晚辈人品不一,摩擦难免。姐把婆婆对自己那样的仁厚去对待晚辈,即使晚辈有时一点出格,也装作没看见,该糊涂则糊涂。母亲跟姐说过,古有张公百忍美谈,今传肥水冇落外人田,当大人就要有大量,姐牢记施行,所以,无论是在大家庭,还是后分居,大家都和睦相处!
姐若生在书香门第,就一定能成女中凤。她小学文化,只读三年,中间跳了两期。也就是凭这点底子,性格活泼开朗,能说会道,写算俱全,到十八岁嫁鄂前,不是食堂会计、事务长,就是公社企业厂事务长、会计。
湖北农村田地广,农事繁忙,小孩都要当大人用,对孩子读书管得少。可姐不一样,即使再忙,也不耽误子女学习。她把自己读少了书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鼓励儿女努力读书。有播就有收,小儿子景海争气,考取了南京航海学院,成为了唐家边方圆十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全湾子轰动了,邻居们都来庆贺,姐高兴得合不拢嘴。
姐还专程回趟湘,向舅舅们和已故的外婆报喜,特意买了一大箱冲天炮,到外婆坟头燃放,高空那一朵接一朵绚丽多彩的礼花,朵朵都开在姐的心坎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姐这么开心!
人一旦有了奔头,就什么困难也不怕。为了景海的读书费用,除了我杯水车薪力所能及支援一点外,姐一家就是累死累活地增加田土收入。干旱季节,水田龟裂,青苗正抽穗扬花,当时婆还健在,婆媳经常白天忙完,夜里继续干。有一次,晚上两人用两水桶一上一下,一提一倒一通宵,硬是将三亩水稻灌溉了一遍!我真怜感两老做事,是如此的柔韧,人又不是铁打的。可姐说她和婆婆心甘情愿!此时此刻,我终于知道姐为何衰老得快的原因了。
知母莫过儿,景海特别懂事,从小就知晓学费是家人的血汗钱,认真求学的同时,不仅花钱省之又省,还千万百计打工挣钱,每期姐计划的钱,儿子总是有剩余。每次放假还给奶奶和母亲捎礼物。姐见儿子这么孝顺,开玩笑说外甥像舅。由于苦中有乐,姐自感平时有点气喘心里冲,也没当回事。二零零二年,姐六十岁,我和侄子去看望她,她硬要还二千元账,我推搡不过只好收下,让姐无债一身轻,回湘再感激她吧!
终于等到景海参加工作了,母子情深过了一年多开心日子:妈,我到了荷兰!儿啊,你在河南啊,那春节放假回家不?姐以为是河南,近,望母子团圆啊!景海为国家当船长,开货轮,穿航于四大洋之间,姐捧着儿子头个月的三千元工资,喜泪盈眶!但悲从喜来,姐顿觉眩晕,儿子们急送医院,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零零七年,姐病入膏肓,医生说最多活两年半,可姐依然阳光气旺,说爬也要爬回湖南一路。终于在儿、儿媳四人的护送下,实现了愿望!
我瞅准时机好好陪姐一程。在娘屋里四十多天,六个弟家轮流住,红参白参不断,姐脸气色红润,心情畅舒,明知这是回光返照,我也高兴地为之,陪她亲亲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亲亲家乡的人;亲亲家乡的一草一木!姐是那样的流连忘返,最后热泪长流,心满意足而又恋恋不舍返鄂!
姐在医院临终前晚九点说话还是那么响脆,连医生都敬佩,可在凌晨一点半景海电告:“妈妈走了!"虽说早有预料,可真到阴阳两隔时,我哭到天亮!遗憾的是我冇退休,五一期间县来人到校化验食品样品,我第一责任人不能离岗,未能送姐最后一程,这是我一生中对姐的最大内疚!
姐风里雨里,忙忙碌碌,一生急得,窜得,累得,心力交瘁;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殚精竭虑,严重透支身体潜能而无怨无悔!为了后代幸福倾其所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安祥含笑!真正是“烛成灰,丝方尽”!
姐啊!您刚可以享一点福,松一口气了,就撒手人寰,难道亲人,好人就多数命苦,命短吗?
不,有诗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永远活着……给人民当牛马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
哀哉!亲爱的姐姐,我们寸草心,难报您的三春晖!
痛哉!心爱的姐姐,我们的大姑,我们的奶奶……我们伟大的母亲!“天之大,唯有您的爱最完美无瑕……”
姐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您!
两湖毗邻续渊源,血脉相承同根连。前辈奠基含茹苦,共创未来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