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宁乡县其他罗氏之一:道林罗氏、长沙荣湾镇罗氏、湘潭鼓颡洲四支罗氏
作者: 更新时间:2015-08-19 16:30:30
一、 宁乡道林罗氏
一世祖朝缉,明崇祯时由赣高安之郟潭迁来宁乡,为张献忠所杀。其次子廷睴由高安奔丧来宁,遂居于竹子冲。廷睴生五子,其後遂分五房。堂号为:泰和。
字派:朝廷永昌盛 年鼎册英贤 忠孝培家国 声名绍祖先 治世文章焕 安邦德业传
民国14年(1925),罗洪源等主持五房四修族谱。卷首谱序、凡例,卷二律法、服制,卷三族规、祠规、祠堂议、禁戒、格言等,卷四坟墓,卷五祠堂图、祭礼,卷六艺文,卷七至十二世系表,卷末跋。
联系人:道林中学 罗跃本
二、湘潭鼓颡洲罗氏
湘潭鼓颡罗来源:大都聚居在今株洲境内马家河一带。始祖政斋公字应隆,上源有三说:其九修谱说来自江西吉水,又一说来自茶陵,再一说来自衡山,有待进一步考证。谱载:政斋公善看地形,于明朝初年,约二十岁左右,携家带室,荷尊木像,来到湘潭,暗卜于神,以定行止。当走到鼓颡洲南岸鹧鸪坪之木湾,突然感到木像重不可胜,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人口繁衍极快。
明德堂:后族人为之立祠于此,称罗氏明德堂。祭祀时号豫章堂上历代祖考祖妣。其第二代为罗源佐,号奇山,源佐生志聪、志明、志安、志亮四子,分为四房。长房志聪公为新堂屋,二房志明公为湖田堂,三房志安公为社山堂,四房志亮公为蕨山堂。四房子孙,聚居在马家河地区。及乾隆19年,已传17世,四堂发展为十房。乾隆55年,传19世,存男丁6584人;道光二年,存7800人;咸丰6年,存约万人。至解放前夕人口达三万以上。这支罗氏,三世分堂,四世分房,六世分支,六修谱时,分堂修谱。目前人口以湖田蕨山两堂最多。按四堂合计推算,人口五六万之众。以上两堂约占80%,集中居住在宗祠明德堂附近者最多。这支罗氏也有的迁易俗河,醴陵大樟镇,以及附近的雷打石,滴水埠,石潭等地,远迁者有长沙、武昌、杭州、西安、南京甚至旅居美国。
人材辈出。比如其五代祖罗瑶,一生不愿作官,而急功好义,加惠士林,赢得明皇帝敕赐建坊旌表;明大臣张治感其培育之恩,于瑶殁后,购官地鼓颡洲以葬,并亲建敕碑,从此当地罗姓以鼓颡罗称著。其后罗典(教育家、清进士)、罗汝怀(大学者)、罗萱(湘军将领)、罗逢元(记名提督)、罗修源(进士)、罗正钧(天津知府)以及早期共产党人罗学瓒(浙江省委书记)、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罗海藩等等,都影响十分深远。
字辈: 日本作新 兆公世德 正学传家 纯成光国
联系人:罗纯光 道林烧汤河村委会
三、长沙溁湾罗氏
始祖友祥公,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庠生,明天顺年间来湖南省城南门外杏花村大椿桥,入赘王伏泗家。其子名宣,再传至仕清,迁居大石潭,又迁至溁湾市。仕清五子,有迁居长沙城内,有迁居麻子坝,其中第三子湛后嗣最为繁盛。从友详至清光绪末年,繁衍18派,人丁1474人,其中大部分为第九派中的龙、凤、麒、麟四房人口。聚居长沙溁湾、望城坡、三汊矶、云母乡,分布宁乡、铜官、丁字湾及南京、四川等地。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2年(1787),道光4年(1824)修建罗氏家庙于今长沙市黄兴路。1931年成立敦饬堂祠董会,于祠内开办私立敦饬小学,校长罗泽熙。
派语:教振家声,大宜克笃,茂本培元,植基广泽,迪惟有光,恒崇先烈,继序其荣,宏开佑锡。
联系人:罗建林 金州镇
四、新化罗氏
始祖汉时珠公,开基于豫章,二十九传至崱公,由豫章徙秀川戡村。由崱公五传至遵、晟、珣三公。珣公之重孙一松公,于宋建隆2年(961)由江西泰和迁居湖南宝庆之新化,生三子:彦一、彦二、彦三。彦二公裔居横阳;彦三公裔居乌山;彦一公十传至甫派,明洪武间分为十一房:东甫、魁甫、明甫、成甫、通甫、用甫、信甫、义甫、韶甫、政甫、昇甫。东甫公占籍于益阳十九里泉交河,韶甫公徙居益阳十五里,魁甫公裔、通甫公裔家宁乡。清乾隆45年(1780)宁乡、益阳四公后裔合修族谱,咸丰7年(1857)三修,光绪22年(1896)四房又合廉甫房四修。
云飞·通甫支系,亲新化云飞·通甫十九世孙时卿公,于康熙年间从新化迁入宁乡草冲等地,现人口1400多人;时祚公之子映松映柏兄弟,于乾隆由新化鼎溪迁居和派衍唐市等地,现人口240人左右。清道光年间,两支曾合建宗祠于草冲白竹山,曰“延平堂”。
云飞·魁甫支系,新化魁甫公十六世孙士珀之子学孝学弟,于康熙年间由新化下湾、锡溪,先后迁居和派衍南山冲、石鱼塘、龙潭桥、沙子岭等地。这支罗氏1992年又参加了新化鼎溪十一修族谱。
一松·东甫支系,新化一松东甫公裔,派衍白龙潭、黄泥冲、双江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