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各地开展多种活动纪念罗荣桓元帅诞辰120周年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1-26 19:21:21
罗荣桓故乡的铜像
今年11月26日是罗荣桓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12月16日是罗荣桓同志逝世59周年纪念日。1902年11月26日罗帅生于湖南省衡山县,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去世的一位。国内多地已举行相关纪念活动。
11月20日,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在北京天泰宾馆举办座谈会,隆重纪念罗荣桓元帅诞辰120周年。同时推出了《开国元帅罗荣桓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
在元帅家乡湖南衡东,11月26日举办了罗荣桓同志诞辰120周年群众性纪念活动。罗荣桓元帅是衡东独有的红色资源,要全方位策划,通过活动圆满举办高水平展示衡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由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中共衡东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衡东县诗联书画协会承办的纪念罗荣桓同志诞辰120周年诗词楹联大赛,于2022年3月26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广大诗词楹联创作者、爱好者征集诗词楹联作品,2022年6月30日截稿,经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最终选出 一等奖作品2名,二等奖作品6名,三等奖作品12名,优秀奖作品60名。
《国防时报》11月25日刊文《“政工元帅”罗荣桓的独特标签——谨以此文纪念罗荣桓元帅诞辰120周年》:罗荣桓,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罗荣桓之子——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
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地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毛泽东毛泽东口中的“这个同志”便是身为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今天是罗荣桓元帅,让我们一起重温他光辉的一生
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出生于湖南衡山县土字第十四区南湾新大屋(今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1927年4月,他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他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同年参加鄂南暴动,任党代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
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罗荣桓故居
经三湾改编,罗荣桓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积极建立军队基层的共产党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尊重爱护士兵,反对军阀作风。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长征途中,罗荣桓作为一名政治工作领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1935年8月进入雪山草地后,寒冷饥饿困扰着战士们。夜晚,罗荣桓和战士们就地宿营,一块儿讲故事、说笑话,有条件时还一块儿下象棋、唱歌。他把战士们就地为他搭建的草窝让给了伤病员过夜,把难得的一碗野菜汤留给掉队的病号吃。他的细心、真诚关心,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从井冈山斗争至长征胜利,部队越战越勇。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每到一个地方,罗荣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到群众家里访贫问苦,掌握群众工作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当年八路军115师刚进山东,老百姓并不相信八路军,因为当时老百姓经历了多年的军阀混战,再加上日军时常冒充八路军做一些伤民害民的坏事,所以见着穿军装的就跑。罗荣桓便组织干部下基层,访百姓,听民声,采取了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让百姓明白来山东的八路军部队与土匪、军阀完全不同,是“井冈山的红军、平型关的罗主任”。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为响应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罗荣桓在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七师二十团九连开展了士兵“诉苦运动”。他们结合土改教育,选择了苦大仇深的战士房天静、任纪贞和被俘后参军的“解放战士”罗玉祥,向大家诉说入伍前所受的苦难。然后分班讨论,引导大家都来“倒苦水”“挖苦根”。
罗荣桓夫妇和子女一起
战士们一面诉苦,一面和蒋介石算老账。“解放战士”也迅速提高了阶级觉悟,纷纷检查自己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时“不知本,忘了本,忘了祖宗父母所受的苦,忘了天下穷人的苦”,表示一定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3纵队士兵“诉苦运动”唤起战士们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解放而战、为人民而战的高昂士气。这一有效的教育形式立即被党中央在全军总结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依然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他时常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上门来请示或汇报工作、或找他解决问题都不能“挡驾”,都要热情接待好,并协助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在他家门口,更多的是自行车。作家白刃曾写诗专门称赞此事:“革命友谊重山河,首长关怀暖心窝。帅府门前客不断,单车倒比汽车多。”
罗荣桓虽然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帅、身居高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但他从未把自己看成一个“官”。他曾给女儿写信说:“你爸爸廿余年来,是在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所想的,是在作官,更没有财可发。”弥留之际,他交代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北京逝世。闻此噩耗,毛泽东写成了这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以悼念这位亲密的战友。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的一生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毕生忠实地实践党的宗旨。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顾大局、讲原则,严以律己,坚持以模范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自觉与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命运、心连心。他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始终会铭记在心,同时也将不断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