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历史渊源

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历史渊源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渊源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中华罗氏之二一:罗应祥—血洒沙场的新四军作战科长

作者:剑宇 整理 更新时间:2021-06-18 9:43:13

 

   罗迎祥(1911-1947)福建省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郑洋自然村人,他孑然一身,为了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他北上南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献出生命。“农奴造反相继亡,不比一般烈士行。魂归地土乾坤赤,血染山河草木香。人生唯求平等路,世间无水不朝东。代代英雄冲天志,振兴中华定刚常。”这是旅美华侨许文英先生追忆罗迎祥烈士整理出的,罗迎祥在南平期间写下的一首诗,言辞之间充分展现出了罗迎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其宏大的理想抱负。

  罗迎祥18岁参加革命,193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他被选为仙游县委委员,历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新四军军部作战科科长、闽中游击纵队(即戴云纵队)参谋长等。1947年建立了闽中游击纵队直属支队,罗迎祥兼任支队长。7月,在敌人重重包围下,罗迎祥带领战士与敌激战,不幸血洒沙场,在泉州南安县壮烈牺牲。解放后,南安县人民政府在诗山修建了烈士墓。1966年,仙游县人民政府在罗迎祥的故乡钟山镇修建了烈士墓。



附: 罗迎祥传

    罗迎祥(1911-1947),化名郑杰、郑秋江,福建省仙游县钟山乡麦斜村人。1911年5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在集美学校就读时参加革命斗争,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从集美学校毕业后返回家乡,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发动群众,组建工农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冬率部编入工农红军第108团,随部转战闽中革命根据地。1932年调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在仙游东区一带从事农民运动。1934年4月转移到莆田游击区,与当地的游击队一起,在黄石、忠门、灵川、常太等地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5月受命回仙游县恢复党的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初,闽中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特务营第二连,罗迎祥任连队文书,随部北上皖南前线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调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1941年“皖南事变”后调任新四军军部作战科长。1946年春入雪枫大学学习。同年8月受命返回福建闽中游击区组织和领导游击战争。1947年4月,闽中游击队与莆田游击队汇合组成闽中游击纵队(即戴云纵队),任戴云纵队参谋长,率部进入德化、永春、南安边界地区,与当地游击队汇合,建立闽中游击纵队直属支队,兼任支队长。同年7月5日,直属支队在南安县诗山遭受国民党保安团袭击,为掩护主力转移,罗迎祥率领小分队严守山头阻击敌军,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悬挂示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安县人民政府在山门为他修建了烈士墓。1953年,烈士的遗骸移回仙游。1966年仙游县人民政府在钟山重建烈士墓。


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电话:0731-87819123QQ群:222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