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宁乡新康西路豪德壹公馆19楼
电话:0731-87819123
网址:www.luoshiwenhua.com
QQ群:22223635
邮箱:41760123@qq.com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中华罗氏之三十一:罗元发--能征会战的百岁中将
作者: 更新时间:2021-08-02 14:35:34
罗元发,[公元1910年-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1910年11月15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今为市)龙门镇塔前村一个农民家庭。兄妹5人,排行第三。幼时家贫如洗,与学堂无缘。年仅14岁-离家去外地参加修公路、当挑夫为生,后回故里给人放牛。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在村里拳术馆以习武为掩护,继续秘密从事农协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后田乡农民起义。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入闽,龙岩县境革命斗争蓬勃发展,他家乡成立农民赤卫队,被选为队长,率队参加了配合红4军攻打龙岩县城的作战。战后编入红4军第4纵队,不久调任龙岩县列宁青年队队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入闽西红军学校学习后任红12军特务连排长、政治指导员,红5军团第13军连政治指导员、军直属队中共总支书记,红9军团第14师42团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3军团第5师1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任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第12团中共总支书记,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参加直罗镇、东征等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平型关战斗中,参与指挥所部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顽强阻击日军增援,出色完成任务,为此战大捷做出贡献。后任独立第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率部转战察南、保北、平西、雁北广大地区,参加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和百团大战。1944年秋离开雁北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翌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和解放西北的重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奉命率第6军进驻新疆,兼任北疆区党委书记、新疆分局委员和北疆军区司令员、北疆剿匪前线指挥等职,参与领导了该区平叛作战和剿匪及恢复建设等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1968年9月起任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7月退居二线任国防科委顾问组组长。1982年离职休养。2010年5月10日,罗元发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战友张震评价其戎马倥偬的一生,写诗赞美道:
金戈铁马岁月稠,南征北战几十秋。
老骥伏枥书青史,白发丹心照神州。
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战斗在大西北》、《罗元发回忆录》。
附:罗元发三大功勋
在延安保卫战中,时任教导旅旅长兼政委的罗元发,和兄弟部队以5000人对付敌8万人的进攻,能做好政治动员,利用地形工事,依靠群众支援,在东西百余里纵深几十里的三道防线上,抗击来犯之敌达7昼夜,终于成功掩护中央首长、机关和部队主力撤离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建国后,1954年8月,他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秋,他被调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部队多次击落敌高空侦察机,有效地保卫了祖国首都的安全。1968年秋,罗元发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来源:东南网)